主持人:為有效回應金融消費者的關切與訴求,提升公眾的金融素養(yǎng)和風險防范能力,今年9月1日至30日,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吉林監(jiān)管局與中國新聞社吉林分社聯(lián)合主辦“聚焦金融教育 共話金融為民”系列宣傳活動。本期訪談,將由平安銀行長春分行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主任王媚來和觀眾朋友們進行分享。
首先,歡迎王媚主任做客中國新聞網吉林直播間。王媚主任,您好!
王媚: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近年來,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打著“代理投訴”“代理退!薄按硖幹眯庞每▊鶆铡钡人^“專業(yè)中介”服務旗號欺騙消費者,借“代理維權”之名牟取非法利益,通過捏造事實,偽造材料,威脅投訴等手段,阻止消費者與金融機構開展有效溝通,以達到其收取高額代理手續(xù)費等目的。請您談一談,如何幫助金融消費者識別非法“代理維權”?
王媚:作為金融消費者,我們要認清非法“代理維權”的本質,其本質是部分組織或個人為謀取不當利益,采用違法違規(guī)或不當手段,損害金融機構和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違反公序良俗或社會公平正義,擾亂金融秩序與社會穩(wěn)定的行為及業(yè)態(tài)。不法分子通過各類社交平臺、電商平臺、電話短信等渠道發(fā)布“投訴教學文章、視頻、攻略”等方式,傳授所謂的“專業(yè)投訴、修復征信技巧”,以虛假信息騙取消費者信任,慫恿消費者將其投訴權利交至“專業(yè)維權”代理人手中,代替其進行惡意投訴,并以高額傭金等形式進行牟利、詐騙。非法“代理維權”、惡意投訴這些行為的背后,實質受害人仍是金融消費者。
主持人:對于金融消費者,非法“代理維權”陷阱會帶來哪些風險?
王媚:非法“代理維權”可能讓金融消費者遭受電信網絡詐騙、資金損失、信用受損、法律訴訟等多重風險。
首先,個人信息泄露隱患多,如金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或惡意透支信用卡、偽冒辦理小額貸款、偽冒辦理銀行卡盜刷等;其次,個人信用受損影響大,如消費者輕信非法“代理方”所謂的“維權”方法,拖延或暫停還款而拒絕與銀行溝通,很可能因逾期導致金融消費者個人征信產生不良記錄,如果消費者受非法“代理方”教唆參與編造事實、提供虛假材料進行惡意投訴,還可能面臨法律風險、涉嫌違法犯罪;最后,個人資金損失風險高,高額的“咨詢費”“代理服務費”或“手續(xù)費”,將加重金融消費者自身債務負擔,如將銀行卡密碼提供給非法“代理方”,還將面臨銀行卡盜刷風險,造成額外的資金損失。
主持人:在幫助金融消費者樹立防范意識,理性維權上,作為金融機構,有哪些建議?
王媚:作為金融消費者,勿輕信“代理投訴”謠言,要正確認識金融產品,依法理性維權。那么如何依法維護我們的權益,各位金融消費者可通過投訴、協(xié)商等方式與金融機構進行理性處理,如遇金融機構不予受理、在一定期限內未予受理或金融消費者認為處理結果不合理的,可通過向網點上級機構申請核查、向第三方機構申請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處理。
防范非法“代理維權”,共護清朗空間,平安銀行長春分行將攜手各家金融機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當好金融消費者的“傾聽者”、金融知識的“傳播者”和金融消費合法權益的“守護者”,將有溫度的金融知識和服務送到千家萬戶。
主持人:感謝王媚主任的分享,觀眾朋友們,我們下期節(jié)目見!